枣文化--静海民俗中一道韵味别致的风景线
0
2010-11-21 21:38:39 作者:王跃骥

    枣原产我国,分布地区甚广,以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最多。那里的农民世代栽种枣树,与枣结下了不解之缘。枣营养丰富,有健脾养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常吃能强身健体。民间偏方、验方中,枣常被派上用场,是高血压、肝炎患者的食疗佳品。
    静海历史上果木甚少,却独富枣树。静海枣树种植业的兴盛并非偶然,它与明朝以农垦政策为主有关。据史志记载:“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命工部行文书,教天下百姓栽桑枣,每一里(当时县下设方,方以下为里——笔者注)种二亩秧,每一百户内共出人力挑运柴草耕地,耕过再烧,耕烧三遍下种,待积高三尺,然后分栽,每五尺阔五垅,每一户初年二百株,次年四百株,三年六百株,栽种数目造册回奏,违者全家发云南充军。”这种用行政手段和法定形式推行种植桑枣,百姓自然不敢怠慢。静海因水土气候及风俗习惯等因素宜种枣树,迅即枣林蔚起,相延成风,便不足为奇了。在漫长岁月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独特风情的枣文化,也在静海民俗中成为一道韵味别致的风景线传承了下来。
    静海历史上枣树种类繁多,有大枣、小枣、冬枣、无核枣、瓶子枣、菱枣、果子枣、六月鲜等,近年又引进了山西的梨枣,种类多了吃法自然也丰富了起来,除鲜吃、干吃外,还可做成熏枣、蜜枣、醉枣、枣泥馅、枣粥、枣茶等。人们还利用枣花引蜂酿蜜,枣花蜜素为蜜中上品,极受欢迎。枣农醉枣有酒醉、醋醉、雪醉三种,且以酒醉者为最佳。
    在长期种枣、吃枣的岁月中,静海人还形成了一些与枣相关的民俗,作为枣文化的一部分,世代流传。新枣上市中秋最盛。旧俗每逢中秋佳节家家举行“圆月”,又称“祭月”。圆月时按例供品必须为圆形,以象征团团圆圆,枣便是其中之一。腊八吃腊八饭,没有枣就不成其腊八饭。年三十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家家做年糕年饭,其中也少不了枣。正月二十五天仓节,还要蒸枣塔、枣刺猬,这不仅是美味也是漂亮的艺术品。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同样离不开枣。
    关于枣的民谚又是静海枣文化中的另一特色部分。农民称枣树为“铁杆庄稼”,是说枣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粮食作物要大。“涝梨旱枣”是对梨树耐涝,枣树耐旱的经验总结。“枣芽发、种棉花”、“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是农民归纳的农事时令。“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能还钱”是总结这几种果树在几年之内结果实。而“桑枣杜梨槐,不进阴阳宅”又涉及了当时的堪舆学说,反映了旧俗中的忌讳。
    春季四野枣花香,中秋时节待客尝。静海上万亩枣园,期待海内外客人来此观光游玩,共享人间甘果。(王跃骥)

  • 美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