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枣产业文化到红枣文化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0
2019-05-11 17:51:21 作者:杨平

从红枣产业文化到红枣文化产业的

探索与实践

杨平

这里说的产业文化主要指的是红枣产业文化。红枣作为一方一地的特色产业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由其衍生的红枣文化,大家也已不陌生。“红枣文化”自古有之,只是前人没有将它归纳总结罢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对红枣文化的提出和研究也很鲜见或者说几乎是空白。恕本人孤陋寡闻,二十多年前由于工作需要我曾为此查阅过大量的史典文献和资料,但从未找到关于“红枣文化”一词的释义注解,理论研究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这些年虽有少许对红枣文化的见解和论述,也多是零碎的只言片语,既不系统也不全面。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关于红枣文化的研究机构——中国红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近十年来,我们以“挖掘研究红枣文化,传承弘扬人文精神”为宗旨,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从对红枣产业文化的自觉,到对红枣产业文化的自信,以至于目前红枣产业文化的强势发展,我作为红枣文化多年的爱好者、探究者是身感同受,愿与各位行内同仁、专家学者商榷,谬误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一)

红枣树是我国的固有品种,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广大且品种繁多。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枣树面积约160万公顷,总产量约730多万吨。产品数量、产品质量居全国所有干果产量之首,栽植面积却很平衡。全国大部分省区虽然都有所种植,但传统的红枣产区主要还是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五省,新发展产区主要在新疆地区。

大家知道,行唐县是传统的红枣主产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山区枣乡工作曾做过一次较详细的调查。据方志载:行唐县域清代前约占现在面积的(现在面积1025平方公里)一倍以上,枣林面积是现在枣林面积的8倍之多。红枣成为山区百姓的主要生活来源,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行唐县的“三河两岸”及丘陵山区,大面积仍不失红枣树的栽植,枣园成片,枣树成林。此后三十多年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口增加,粮作面积扩大,枣树面积锐减。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行唐的枣树面积就主要集中在山区几个乡镇了。

尽管如此,当时的枣树面积仍保留在30万亩左右,年产量5000万公斤,在省、地区乃至全国林果经济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早在1984年,行唐县便把红枣树列为“县树”,并经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提出:“人人年年栽枣树,功在当今利在后”的口号,在县政府大院栽植枣树一棵,以昭示人们对红枣树的重视。随之其后,红枣这一特色产业逐渐引起全县人民的重视,枣树面积扩大,红枣科技含量的提高,红枣产量的增加较前都有了一个新的飞跃,成为全农业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

(二)

我们知道一个产业的发展终极目标就是走向产业化。红枣产业要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对其实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产供销、贸工农、科教文紧密结合的“一条龙”经营体制”。也别无选择。一步迈向产业化是空想。行唐县委政府便适时提出了“依托资源育特色,依托特色活产业,依托产业活经济”的发展新思路。如何使红枣这一支柱性产业“活”起来,“特”起来。也不是说说而已的事情。农村改革开放后,枣区家庭承包式的分散性经营,枣树的粗放管理,市场经济的捉摸不定使让红枣产业面临着重重困难。记得那年我到枣区九口子乡任乡长不久,当时红枣生产发展势头很好。据枣农反映近两年蜜枣加工效益不错。不管是卖青枣还是卖蜜枣都赚了钱。乡党委政府瞄准这一暂时市场优势,鼓励全乡大建蜜枣加工厂(作坊),由原来的四五十家一下子发展到一百四五十家。这年虽然红枣丰收了,但由于是没有订单、没有品牌的盲目生产,导致全乡近千吨蜜枣滞销,给全乡枣农带来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教训很是深刻,有的枣农血本无还,堵着乡政府的大门口跟书记、乡长讨说法。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缺乏对红枣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痛定思痛吧,我们开始从实际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外地考察,寻找我们的不足和短板。当了解到南方对蜜枣需求量很大,并且沿海城市的红枣产品都已有精美的包装。而我们生产的蜜枣几乎全是二三十公斤重的草纸箱“糖疙瘩”。送礼人家都不要。那些南方红枣客商买回,再用精美小包装小量分装上市,价格成倍增长。可我们的枣产品,还是干果“塑料袋”,枣酒塑料桶”,品质靠“嘴”尝,称重靠打“堆”。显然,我们已经落后了。在信息瞬变的时代,古人那句“酒好不怕巷子深”的生意经,恐怕是念不下去了。说实话,正是市场的倒闭,不得不使我们搞起“智力放大,智囊决策”,“红枣科技文化协会”等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开始制定红枣产业发展规划,着于建立红枣经济联合体;引导扩大枣树栽植面积;加大红枣科技投入;挖掘红枣文化,重视广告宣传等。在一系列促进红枣产业的发展举措中,红枣文化(包括红枣科技)成为我们引领和拉动红枣产业发展的一种创新的理念。(因其属于“大文化”范畴中的地域文化,其文化质点是植物文化。具有文化的普遍特征及效用价值和创造价值。)说白了我们是想靠“它”给枣农寻回祖先留给的不可失去的饭碗,并走向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可见我们这种对红枣产业文化自觉的认识是肤浅的,是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能否成功还要去实践。

(三)

红枣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客观存在,其功能和作用是由其价值决定的。在实践中我们也经历了一个由自发自觉到逐渐自信的过程,期间并不一帆风顺,远不是讲讲故事,演演节目,做做广告,能解决了的事情。正是因为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有些人又喜欢照本宣科,评实论足,所以当时各种声音都有:“没听说‘仨瓜俩枣’还有文化?”纯粹是没事胡编乱造,搞文字游戏,出“风头儿”。但是已经认准了的事情,我们在工作中为了枣农的利益,为了全县经济发展,所以干起来,我们是义无反顾。

在我们挖掘红枣文化渊源时,从行唐地名来历到箕山颍水文化遗存中寻到了许由这一中华民族历史上有名隐士的蛛丝马迹。根据行唐民间传说(史前无文字)和枣乡流传的神话故事,就利用了这一有影响的远古时期的人物。没想到有人把这一写入中国历史的有名的隐士和民间枣神女英视为无中生有,胡说八道。为此,我曾“三下”河南,“两上”嵩山,考察那里的“箕山颍水”。关于许由文化的遗存,人家确实比我们做得早,搞得好,以至于国人都认为历史传说人物许由是河南登封(古代阳城槐里)人,隐居登封箕山,且史籍多有记载。我在仔细查阅了《清·直·隶府志》,《唐县方志》,等写下了《说箕山话许由》一文,与河南许由文化研究会会长王道生先生曾多次磋商。他专程来行唐考察了我处的“箕山颍水”“许由故里”。及其许由文化遗存。并邀请我参加在郑州召开的全国许由许氏文化学术研讨会,会上我的发言观点引起了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同:全国有九个省有着许由文化遗存,唯河南登封,河北行唐,许由文化积淀丰厚,论证合理,最后会议一致认为许由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共有的精神财富,各地都有资格去分享它。为此他们还把我和王勇同志撰写的关于唐尧许由文化的文章刊登在了他们的书刊上,使河北行唐的许由文化在全国占了一席之地,成为河北省第四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后便有了我们的“”“许由洗耳箕山植枣”“唐尧南行、女英护枣”的电视片:《枣乡行唐中秋红》(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文学剧本《中秋红》等一系列反映枣乡历史事件、历史名人、传说故事,现代英雄人物的文学艺术作品问世。无独有偶,说起许由文化中许由隐居箕山,“刌棘植枣”的故事,还曾遭到一家名校学者的非议。

那是我县在申报联合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时,我作为行唐方面的代表到北京参加评审会。会上当然提到“许由植枣,女英护枣”这一枣乡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没想那位名校评委毫不客气地质问我是在亵渎中华祖先,编造故事张冠李戴,歪曲历史。他坚持说历史上的尧舜二帝居黄河流域的平阳(今山西临汾),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双双嫁给了舜,什么时候又成了你们那的女神?显然我对他的质疑不能沟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从史志中行唐来历,古邑迹遗,历史文化遗存等诸方面做了答辩,在最后评审通过时,他还是投了赞成票。同样是许由文化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千年古县”评审通过揭牌仪式大会上,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聆听评审专家讲解获得此品牌意义。当提到许由名字时,坐我不远的一个干部,竟然问我“许由村什么事?又有人进京越级采访啦?”我哭笑不得对他说“是啊,许由前些日子确实进京了。为他我还让人家批了一通。”(说实话他那时真的不知“许由”何许人)。现在大家听起来是笑话,可在那些年红枣文化的起步期,这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像有人质问我们:一个小枣有文化,“白菜萝卜”有文化么?那种嘲讽、鄙视和不理解,我们只能一笑了之。最初,为了使我县的红枣产品“冠冕堂皇”地走出去。时任县商业局党委书记的赵同发和主管科技的王志国副县长找到我,要我给县口头枣酒厂注册包装搞品牌创意,并让我给建于北关村的仿古商城起名。此后便有了“中山金浆”“口头枣木杠酒”“龙州商城”。由于在当时这都算是行唐的新鲜事(第一次有包装),我当然要尽心尽力,绞尽脑汁搞创意,但某些领导先是全盘否定后是怀疑,因为他对行唐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对红枣文化不屑一顾。我引经据典将红枣文化其中内容:行唐战国时曾称“龙”昔国大夫郤谷墓地。“双锁山刘金定传说遗址”“阿牟院考”(水质)等一一写出报告,最终得到了领导们的认可。搞红枣文化也不都是“过五关”“走麦城”的时候。也有我那篇《说箕山,话许由》文章被一家刊物转载后,恰被领导看见了,他让人传我见他,很严厉地批评我,说你写的箕山植被破坏,不毛之地,惨不忍睹,是在赞美行唐?还是在诋毁行唐?我当然陈述了自己的观点,结果被认为是最不听话的乡镇干部。可见我们我们搞红枣产业文化首先是人的问题。只有使枣乡人甚至是全县干部群众对此形成共识,有着认同感,红枣文化才不会成为“一花独放”。

为了寻求我们的红枣文化之根,就像鲁迅先生说的:“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文艺作品能够吸引领导,启迪人们的心智、温润人们的心灵、能够潜移默化,以文化人,以德服人。利用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可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只要做的好,何愁我们的红枣业文化得不到弘扬和传承。为此我曾写过一本油印小册子《枣乡漫话》,散发于枣区乡村干部。后又写了打造口头古镇旅游的册子《古镇今谈》(后整理正式出版为《枣乡漫话》一书),枣乡的干部群众争相传阅,爱不释手。可见枣乡人们对红枣文化的渴望不亚于他们对红枣丰收的希望。因为他们增长了见识、开拓了思路,不再有着有枣而无奈。他们通过对红枣文化的感受、认知、升华了对红枣产业文化的新的观念。

何为红枣文化?我们给它的定义是枣乡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枣树结下不解之缘,并由此衍生出的种种文化现象世代沿袭,并在人民大众中创造传承和发展。它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人文、宗教等等做出了种种折射和反映。具体表现在历史典故、神话故事、乡风民俗、艺术作品等诸多方面。红枣文化对其产业本身有着引领和导向之功能;有着约定俗成之规则;生产单体间的凝聚之作用;价值取向和品牌辐射之效力。产业文化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产业发展壮大的灵魂;是产业走向兴盛的不竭动力。也可以说,红枣文化是红枣产业走向产业化的立足之根,发展之本。但说到底使红枣产业走向红枣产业化之路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惠及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和人民群众支持。如:世纪之交,行唐县委政府为使行唐红枣从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过程中,在资金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国家级贫困县、乡镇统筹提留供养供职人员,教师工资拖欠)尽力筹措资金,拍摄了我县第一部反映或说宣传红枣文化的专题片《枣乡风情》,进而县委以文件下发提出了“加强产业文化建设,培育行唐精神”的新举措,将产业文化建设做为引领,为全县经济“强体壮势”,那个时期的“栽植枣树、绿化太行、红白两色、强县富民”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

大家恐怕记忆犹新,十几年前各地政府热衷于大上企业项目,上大企业项目。农业经济受到一定冲击。我明确记得有位领导讲:“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那些可爱的企业家就是老百姓的衣食父母”。那时真的是一车红枣价钱不抵一吨铁砂。在枣区谁还有心去经营“三核桃两枣。”直到现在只要我们走入山区一些地方,私挖滥采留下的破败之象看得见,令人痛心疾首。千疮百孔之伤不知毁坏了多少枣树,那将是枣区枣树遇劫的一次灭顶之灾。有这等“企业家”发破坏生态之财的“企业家”,领导说的可爱可怎么让人爱的起来。但是有这么一批人,我们仍然热衷于搞红枣传承着红枣文化,守候着红枣产业,矢志不移,痴心不改。在县委政府领导的支持下,这批人(如时任县委办主任刘鸣利,县文联主席石超峰等)组建起了红枣文化的研究团队——行唐县产业(红枣)文化协会,我任会长,为红枣文化的挖掘、研究、发展、弘扬,注入了生机;创办刊物,举办“红枣文化采摘节”等等。那些有作为、有见识的乡镇主要领导,县直负责人甚至县领导都纷纷入协会。他们各自为红枣产业文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这里再次表示感谢他们因为红枣产业处了低谷,红枣文化人却站在山头,在没多少人理会我们的坚时,我们却坚定一个信念:那些破坏枣区生态、杀鸡取卵式的经济效应不会长久。作为特有的红枣产业不会因此而被全部葬送。那几年我也是处于一种义愤之情吧。构思创作了枣乡人历尽苦难保护枣树,保护家园的长篇小说《神树记》(小说着重描述了热爱枣乡的人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他们的“神树”——红枣树,换来家乡美好家园的安宁。)。小说出版发行后受到了枣乡群众的普遍欢迎。与此同时在全县艺团内由于产业文化协会的带动作用,各种以红枣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可说是百花竞放,争奇斗艳。但当时社会上也涌动着种种思潮。搞文化建设崇尚“佛道文化”建庙成风,迷信流行。美其名曰“香火经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热衷于颓废腐朽的传统文化,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却被他们所厌弃。我记得有位领导给县里请来了一位资深的文化产业创意人,来做县里的文化产业规划,硬说“天文化”是今县将来文化产业的一个大的增长点,(要规划占99.9亩地建造9999.9平方房,引来全国“香客”一本万利。令人哭笑不得,当然受到了我们的抵触。

因为有着全县人民群众支持和我们红枣文化的自信坚守县委政府让我协会相继承担了“千年古县”,“中国红枣文化之乡”,“中国红枣文化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文化品牌的项目策划申报工作。其结果是一一申报成功。并率先在我县建起了全国唯一的中国红枣文化网站,申请召开了首届中国(行唐)红枣文化研讨会。走在了全国红枣省区的先列,提高了行唐的知名度、美誉度。以至于后来我县的大道、街巷、公园、店铺、企业、餐饮食品、节日礼品、庆典礼仪、观光景点等等,不乏都利用了红枣文化的符号(如:枣神女英牌枣茶、中秋红枣业、神树湾红枣文化产业园),成为我县一大文化特色和亮点。付出总算有回报,我们这些人不再是过去有人看我们的那样用则踏之无用敝履之功”。

(五)

如果把红枣文化比做一棵红枣树,经过行唐人多年的辛勤培育,可以说现在正在茁壮成长,叶茂花开。花儿虽小,绽放枝头,给人带来股股清香,正如古人说得“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子实”

近十余年,由于各届县委政府领导的重视,红枣文化研究中心的义务担当和努力工作,他们满腔热情的践行着这种文化自觉,讴歌红枣文化,倡导红枣人文精神。其实红枣树展现的品格与精神,就是我们所要传承弘扬的人文精神,它与当代倡导的中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风吹腰不弯,身斫根不断,抗争求生存,斗争得发展。)以贫瘠为滋养,以铁骨为躯干,以棘刺不媚俗,以甘甜为奉献,生离死别骨肉情,万紫千红伴人间,看似写红枣树,实则写人生。以红枣文化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可谓“百花盛开春满园”诸如:影响较大有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红枣文化专题片《枣乡行唐中秋红》、河北电视台拍摄的河北梆子剧《孔雀岭》、长篇小说《神树记》;科普读物《果中珍品-红枣》《中国红枣文化之乡》;学术论文集《红枣树》;歌曲《枣海飞歌》,《枣泥儿》;书法《神树赋》《枣酒赋》;国画《春到枣园》,《枣神》;剪纸《红枣熟了》等,再加上我们的“中国红枣文化网”,由于每年有县财两万元的经费支持,仍在不间断运行。除此之外,红枣文化研究中心成员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全国各地会员一百八十余名。我们主要是与全国各地红枣产区和相关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加强联系,聘请他们当顾问,为红枣文化建言献策,这样既扩大了我们研究队伍,又加强中心实力建设,目前我们正在红枣产区试办一批红枣文化研究基地。如:万果红枣酒文化研究基地,神树湾红枣文化产业实验基地,陕西清涧巨鹰枣业试研究地,山东东陵金丝小枣文化研究基地,让各地红枣文化研究人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发展。由于我“中心”是个“三无”单位(无经费、无人员、无办公住所业余工作,原来说是有的),中心建立以来(除支撑网站域名管理费两万元),中心成员平时活动、外地联络交流、印刷书刊资料等多是中心成员自掏腰包,无求回报说来也很寒酸,我们中心借住的办公地方已经是被撵三次挪窝了,寄人篱下啊!创刊《红枣树》面向全国作者征稿时,第一句话就是稿酬自筹。尽管这样,我们的二十多名理事,上百名会员仍在坚持在坚守,没有人说这是为了什么?因为行唐人骨子里有着对家乡的热爱。我对红枣文化的衷情,对奉献社会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责任感。

红枣文化的“百花盛开”终于结出了令人欣喜的硕大果实,虽然还没有成熟”。去年春天,行唐被国家正式批准建立全国唯一国家红枣公园。公园面积约30平方公里(涉及九口子乡8个村),我有幸参加了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对红枣公园的前期规划。兴奋之余我不得不说说这一绿色、生态、和谐、一流资源保育科技研发生产经营和观光旅游)的“国家红枣文化主题公园”。可以说是多年我们的红枣文化之花结出的一颗最大的文化产业之果。在申公园的报告中有两项重要内容:其一我县红枣核心产区的资源优势算是“硬件”。其二就是我红枣文化的蕴积以及“千年古县”“中国红枣文化之乡”“ 中国行唐大枣之乡”“中国红枣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红枣文化网站”等国家级的红枣文化品牌的效应。算是“软件”。由于这两个“资源”“软硬件”(红枣资源,红枣文化资源)的强势不可比,公园落户行唐实至名归。(当然这里也倾注了我们县领导和上级相关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的大量心血。)我也自我表白一下,首先说我不是绝不是先知先觉,在四年前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神树记》中。(从构思到写作完成用时8)。我曾托书中主人公主说了一段话,不妨我读给大家:(小说原话)梁河山回过神来,对妻子说道:是啊,我虽倦鸟知还了,可总是放不下过去的事情,那是我们的乡愁啊!……. 听说最近政府要在神树岭建立国家级农业特色产业环境保护区,打造世界级红枣文化园林,作为自然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天之道、利而不害啊。其实主人公所说所得不外乎就是我们所希望的这样一座目前全国唯一的红枣文化园林

国家红枣公园在行唐的落户的确给行唐的文化产业项目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众所周知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的集合)它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行业,因此说文化产业不同于产业文化,通俗点说:产业文化是围绕产业做文化文化产业是围绕文化做产业,我们做的是事业,后者做的是产业。不过两者虽然概念不同,但又是相对应的,相关联的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大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多年坚持聚集的红枣文化资源恰恰为红枣公园文化产业项目的选择打下了厚实基础,拓展了展示平台,提供了发展前景。

有人知道我参与了公园的规划,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向我询问。(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意向的人是否早已介入),有一开发商通过园区内某村干部透露:他将投资利用园内核心景点阿某院寺,打造与清明文化有关的,端午、中秋等八大节日文化项目,创意很大胆。也有人通过省市文联的领导打招呼让我陪同考察过整个园区,其意图是在公园开放,打造一台或多台有关红枣题材的情景剧。创意也很粗准。当然,我听说有好多社会投资人瞄准了园林中的文化产业项目。如:红枣“园中园”项目;反腐斗士故居修复项目“枣木杠酒非遗项目”。早有人“虎视眈眈,摇摇欲试。

可以说,国家红枣公园在行唐这个中国红枣文化之乡(目前全国唯一命名)的落户建设,今后将成为那些精明企业家投资获利的财源地;成为那些有作为的艺术家获取灵感,创作精品的处女地。还将成为人民群众享受人生、旅游休闲的理想地,随着文化产业项目如雨后竹笋般的崛起,它将又是我们期待的一个举世瞩目的风景名胜地。

20181014

2018中国(行唐)神树湾首届红枣文化高峰论坛讲稿)

  • 美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