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脚下般若寺
0
2011-06-06 15:55:29 作者:西河柳

QQ图片20161108222447.jpg

箕山脚下般若寺

文/西河柳

 

   箕山位于河北行唐县城西北 19公里处,东南侧脚下有古河道颍水,是上古圣贤许由“出生隐居、广植枣树、拒受尧禅”故事的发生地,以峰形若箕而名。
   在箕山东麓的“箕底”处,至今残留着一堆残砖碎瓦,若是人们留意,还能翻捡出一些彩绘的瓦当碎片。据附近村庄的老人回忆,这里以前是座寺庙,不知道确切名字,文革前这里还有一块王八(赑屃)驮着的残碑,如今残碑和王八都没有了,就剩下一个碑座。
   在当地村民眼里,这座寺庙不值一提,一座荒废的遗址而已,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香火和繁华。寺庙本没有名字的,因位于箕山下,人们就习惯称其为箕山寺、箕寒寺、甚至讹传为“鸡蛋寺”。
   站在遗址上,面对着废墟上的残砖碎瓦,着实令人唏嘘不已!或许他们不知道,这里的“寺庙”就是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8年)的“般若寺”,至今已有七百余年,虽然现在已成为一片废墟,却也掩盖不了昔日的鼎盛香火,从那些残留着彩绘的瓦当碎片,仍可管窥一斑。
   缘何认定箕山脚下的遗址为“般若寺”,这里有相关文献和史料佐证。
   康熙十九年(1680年)《行唐县新志》载:“(舟文)若寺,在台上村箕山下,元大德间建”。经考证,台上村系行唐县历史古村(今秦台村属其派生村,位于河北行唐县城西北21公里处),北座山,西、南、东三面环河,因地形而得名。明洪武时行唐县共5乡,22社,195村,以乡领社,以社领村。清袭明制,康熙十九年间,全县共28社,253村。台上社在县治西北八十里,领村三十五。台上(南台)村,即其中之一。
   康熙十九年《行唐县新志》称其为“(舟文)若寺”,《行唐历史文化纵览》中,也沿用了这一说法,又何以认定其为“般若寺”?经笔者多方查证,无“(舟文)”这个字,且称“(舟文)若寺”,亦无任何意义,“(舟文)若”应为“般若”的笔误。
   般若(bō rě,梵文:paramita)亦作“波若”、“钵罗若”等,全称“般若波罗蜜多”或“般若波罗蜜”,佛教用以指“智慧”,不是日常所说的“聪明智慧”,而是指洞视彻听、一切明了的无上智慧,为了跟普通的智慧相区别,所以用音译而不用意译。
   般若寺,目前全国各地尚有多处,有吉林省长春市般若寺、辽宁省沈阳市般若寺、四川省内江市般若寺等。鉴于此,位于行唐县箕山下的寺庙遗址,其寺名也理应是“般若寺”,而不是“(舟文)若寺”,更不是当地村民随口说的箕山寺、箕寒寺和鸡蛋寺。
   佛教文化是行唐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考证,东魏太平年间、北齐天宝年间,行唐县即有佛教活动。寺庙既是人们宗教信仰的皈依之地,又是历史文化的汇聚之所,行唐县境内寺庙众多,多数建于唐、宋、元时期,以元为盛。康熙十九年县志载,有寺院54座,各种庙宇数以百计,佛教文化可谓盛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凉寺、显明寺、崇福寺、阿牟院、文殊院等大多数寺庙在近代被毁颓,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仅留下封崇寺、琉璃庙、香莲寺还在守望着岁月的沧桑。
   在行唐,围绕箕山以“许由植枣、女英护枣”为主题,形成的“箕山文化”,是成功申报“千年古县”和“中国红枣文化之乡”的文化内涵。如今,在“文化兴县”战略的指引下,箕山脚下的“般若寺”遗址,作为“箕山文化”的重要遗迹之一,也将纳入文物保护范畴加以保护,可谓幸甚至哉!

                                二〇一一年六月六日
(舟文):造字,左舟右文。

  • 美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