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的红枣
0
2011-03-10 14:14:35 作者:林祥

    说红枣不是文盲,而是有文化的,好像一时难以理解。但是细想起来,红枣有文化却是真的。
    吕梁盛产红枣,沿黄一带最为有名。在我的家乡临县,满山遍野的郁郁红枣林蔚为大观。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吃着红枣长大的。小时候没什么好吃的,红枣就是充饥的主要食物。那时候只顾吃枣解饿,压根儿没想到红枣里面还有什么文化。长大以后有了点见识,才注意到红枣这东西很不简单,在它的实物形态之中,还孕育着一种精神,渗透着一种特殊的文化。
    枣乡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与枣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种枣、吃枣,也写枣、颂枣。枣逐渐融入了人生,形成了与枣有关的浓郁的风土人情。
    枣的色泽鲜红,历来被视为吉祥之物,常作为亲朋间的馈赠礼品,在明清时期是重要的皇室供品。枣乡逢年过节,都要在枣上大做文章。过春节家家户户蒸枣糕,五月端午包枣粽子,中秋节用枣和其它果品献月亮,腊月初八用枣和软米做“腊八粥”。平常日子人们也会做些枣食品,如枣山、枣茶、酒枣、醺枣、枣馍馍、枣饼子、枣花卷、节节高(白面和枣做成),或自食,或赠客。每逢贺年、祝寿、贺喜,必摆出红枣,以示隆重。这样不仅可以渲染红火热闹的气氛,更多的是寄予一种希望,寓意远远超过其本身。姑娘出嫁时的嫁妆以及被褥、衣箱里,也要放若干红枣。洞房花烛之夜,要放一些红枣、花生,取其谐音为早生贵子。红枣还是爱情的象征,枣收季节是青年男女表情达意的最佳时刻,大约是希望美好的爱情早早结出丰硕的果实吧。
    红枣不仅给生活赋予了愿景,而且给家乡的语言注入了活力。家乡的方言土语,有不少与枣有关,透露着枣的信息。“枣核子解板——没有几锯(句),灶王爷前献枣山,日食三枣、长生不老,要使皮肤好,天天吃红枣”,不一而足。描绘枣的形态的方言,更是五花八门、生动有趣。枣不脐(初果)、红眼圈圈、帽盖盖(开始泛红)、半腰腰(红了一半)、通红红(红透了)、圪出出(不饱满)、风落枣,极其形象。鲜艳的红枣造就了敦厚的民风。在枣乡,陌生的过往客人均可随意尝鲜,只要不是贪得无厌、巧取豪夺,主人都会热烈欢迎。“瓜桃李枣,不算强盗”,说的正是这种乡俗。比起现在发展旅游流行的收费“采摘园”来,这种慷慨习俗显然要高尚大气了许多。
    历代文人赞美红枣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咏颂枣树的文章比比皆是。唐朝诗人李颀写道,“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末落桐荫长”;枣文化的源远流长,由此可见一斑。
    明清时期,晋商纵横天下,独占鳌头,店铺遍及全国。他们将五光十色的日用品运到家乡,又将红枣源源不断运往外地。干枣耐储存、易运输,营养价值高,深受江浙、两广人喜爱。因此可以说,哪里有晋商,哪里就有红枣。到如今,家乡人为了把红枣销售出去,走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一大批人就此成为富商。在走南闯北的过程中,家乡人开阔了眼界,激活了新思维。不少外地客商开着小轿车游走在枣乡洽谈生意。红枣成为家乡人走出大山经风雨见世面的媒介和桥梁。
    枣树的粗犷与坚强,是家乡人民勤劳勇敢典型性格的逼真反映。收秋时节,枣树脱掉了黄叶,只剩下硕果满枝。人们挥舞长竿向枣树打去,而枣树则默默无闻地承受着打枣竿的敲击,这正是枣树忍辱负重、无私奉献的可贵本色。枣花盛开时,它没有因为花香袭人而高调张扬;进入寒冬后,它任凭风霜雪雨无情袭击,以坚韧不拔的身躯抵御严寒。道道皱纹述说着悠悠沧桑,棵棵傲立见证着铮铮铁骨。根深扎大地,养分源源来。历尽劫波不气馁,“铁杆庄稼”留美名。也许是有感于此吧,当年毛泽东在延安时,对红枣特别感兴趣,对枣树高看一眼、厚爱十分。因此在确定办公地点时,从众多的村庄中选择了枣园,在这里整整住了三年,并且在院子里精心栽植了一排枣树,直到现在还青翠欲滴、枝繁叶茂,预示着年年红火、岁岁丰收。令人欣慰的是,故乡人民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红枣的产业优势和文化价值,吕梁市还在北京隆重举办了“吕梁红枣颂美术作品展”,引起了轰动。有文化的红枣必将助推吕梁经济突飞猛进,红枣文化必将放射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 美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