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乡美酒枣木杠
0
2010-11-24 20:33:05 作者:西河柳
  行唐位于燕赵大地太行山东麓的西北部山区,枣树是这里最常见的一种植物。无论土地多么贫瘠,多么干旱,哪怕只有一个小缝隙,也有枣树的扎根之地。顽强的枣乡人就像这些虬枝纵横的枣树一样,勤劳朴实,用极少的水份和养份,生活在这片贫瘠而古老的土地上。
  我长期居住和工作在县城,真正深入到山区面对面接触枣树的机会并不多,且对酒也并没有什么研究,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家乡的“枣木杠”酒。因为我平生第一次喝的就是枣酒,就是这一次,让我醉了十几年。
  记得小时候,一到逢年过节,父亲总会拿出他那桶珍藏了好长时间的枣酒来小呷几杯。我们的家族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每年的除夕夜,亲人们男女老少都要去最年长的长辈那里熬年守岁。当然也要搞几个菜喝上两盅,那时喝的就是这“枣木杠”。长辈们常对我说:“不喝枣木杠,枉做枣乡人”。那时我刚满18岁,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就仿效他们拿起酒壶,自斟自饮。一盅下肚,马上就有一种喘不上气来的感觉。于是,长辈们开始大笑,我也笑。不知是笑的厉害还是辣的痛快,眼泪马上就淌出来了。
  那次我喝醉了。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家乡的特产“枣木杠”酒。我感到酒是有灵气的,它能焕发出任何人的真实情感,尤其是枣乡里的枣木杠!
  提到枣木杠酒,人们都会说自己家乡产的枣酒为正宗。到底谁家为正宗,我无从考证,只是很早以前,我就听说我们这里有个枣酒厂注册了“枣木杠”这个商标,我倒觉得这可真是一件正经事儿,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谁注册了就等于光宗耀祖,为后人所称赞。
    行唐枣酒始酿何时,已无实考。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郄谷(清《行唐县志》载:“谷说礼乐而敦诗书,知御兵之道,文令使谷中军”。)因父亲芮被害而株连,谪为庶人,隐居承泽(今城寨乡)故里,躬耕甘泉河畔。一次他偶然发现一个漂满枣子的水坑里,散发出股股醇香、手捧品尝,味道很美畅饮一通,则头晕目眩,竟昏昏欲睡起来。后来谷被重新起用,征战中山国(今灵寿一带),俘获白荻(鲜虞)人首领,并命其带人酿造这种味道醇香,且能醉人的枣果醇醪,酒酿出后,贡此液于晋成公,成公饮之大喜,赐名“中山金浆”,封谷为卿,执掌国政。此说是否确切,尚难考证,但枣酒在当时已始酿已成事实。
  关于枣酒的来历,枣乡人普遍说法为中山国(战国时期)白荻人始酿。枣乡人酿酒除了崇仪狄(仪狄为上古禹时期的一个女人,传说是她酿造了酒。《世本》记:“仪狄始作酒,变五味,少糠做秫酒”。)、敬杜康外,为标榜自己酿造的枣酒好,逢人便讲“千日酒”和“云蒙佳酿”的传奇故事。 
  古代中山国人狄希,酿造出一种“千日酒”,人们饮用后,酣醉千日不醒。有个叫玄石的大酒量的人不信,就向狄希讨酒喝。狄希说:“我的酒还没酿熟,还是等熟了再喝”。玄石不依狄希,狄希无奈,只得让其小饮一杯,玄石想痛饮几杯,狄希劝其改日再喝。玄石很不高兴地走了。玄石回到家,谁知很快就醉倒。家人不知何故,以为他死了,痛哭一场后将其埋葬。三年后,狄希估计玄石酒该醒了,就找到他家。见玄石不在,就问:“玄石哪里去了?我俩是朋友,他请我来喝酒”。家人感到很奇怪,告诉他玄石已经死去三年。狄希惊讶地说道:“怎么能死呢?是喝了我的千日酒酣醉未醒吧!快将他挖出来”。家人不知真假,就带上掘墓工具到玄石墓地将坟墓挖开。开棺后只见玄石两眼微睁,伸伸懒腰,打了个哈欠说:“这酒还行,使我痛快地睡了一觉,该吃午饭了吧”?大家见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谁知他们大笑时,经将玄石呼出的酒气吸了进去,一个个都躺下不动了。三个月后,他们才一一醒来。
  行唐枣酒俗称“枣木杠”,其来历亦颇具传奇色彩。传说北宋初年,女英雄刘金定在云蒙山(又称鳌鱼山、双锁山,位于行唐县西北部山区)落草为王。宋将高君宝奉命押运粮草前往雁门关,路过此山,被刘金定士卒拦住去路,要宋军留下粮草。山寨士卒手持枣木杠与宋军交战,但敌不过宋兵,忙报与金定。刘金定自知宋将武艺高强,非智取难以取胜,就趋步亲自下山向宋将赔礼,让宋兵到山寨歇息。君宝不知是计随金定上山,金定用山寨自酿的枣酒设宴款待,宋军将领见金定如此好客,戒备全无,个个喝得酩酊大醉,醉烂如泥。等醒来时一个个被捆个结实。其间,金定、君宝一见钟情,后来结为伉俪。事后,君宝戏言:“没想到你的大碗酒比枣木杠还厉害”。据说“枣木杠”就是这样在民间传开的。
  “狄希酿造千日酒”和“云蒙佳酿结良缘”的传奇故事,在杨平同志的《枣乡漫话》一书中均有详细记载。这些故事深刻反映出枣乡人对枣酒的崇尚心理。由于他们对枣酒的崇尚,他们在烧酒时都要供奉仪狄和酒神杜康。酿造的枣酒枣香浓郁、幽雅细腻、风味独特,在无数醇醪佳酿的繁多种类中可谓是独占一枝,素有“一滴枣木杠,十年留余香”之说。
  另据史料记载:“郭子仪、李光弼还常山,史思明收散卒数万踵其后。子仪选骁骑更挑战,三日,至行唐,贼疲,乃退。”(《资治通鉴》·第218 卷·唐纪三十四)。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四月,郭子仪,率兵应援河东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李光弼,由井陉(今属河北)进入河北,至常山(今正定)与光弼合兵十余万,连败安禄山同党史思明于九门(今藁城西北)、沙河(今大沙河流经新乐、行唐附近河段)等地。一直追围史思明于博陵(今河北定州)。史思明集众固守,唐军攻城十日不下。五月,郭子仪、李光弼撤围还常山,史思明率数万人马尾随追来。郭子仪选骁骑500人,边走边轮番诱战。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经过3天抵达行唐,叛军疲惫,只好后退。郭子仪乘机回军反击,败史思明部于沙河。行唐人民夹道欢迎,拿出珍藏多年的枣酒来犒劳郭子仪将士。安禄山得知河北兵败,即命从河北逃回洛阳的大将蔡希德率步骑2万还救史思明。又命范阳守将牛廷玠发范阳等郡兵万余人南下,配合史思明夹击唐军。史思明收集散亡士卒,与援军合兵5万余人,其中同罗、曳落河精骑万人。郭子仪、李光弼进至恒阳(今河北曲阳),史思明又率众接踵而至。郭子仪下令深沟高垒,不与叛军直接交锋,而采取疲劳战术,贼来则守,贼去则追,白天耀兵扬威,夜晚偷袭贼营,使叛军忙于应付,无法休息,人困马乏。五月二十九日,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出城,与史思明大战于嘉山。唐军大获全胜,斩首4万级,俘获千余人,缴获战马5000匹。收复河北十余郡,切断安军后方交通,牵制其西进,使河北战局出现转机。史思明在溃乱中跌下马来,披发赤足,拖着断枪,狼狈逃回军营,随即逃往博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嘉山之战”。相传,郭子仪在嘉山大败史思明后,一直对行唐出产的枣酒念念不忘。后来,枣酒跟随郭帅屡建奇功,直至官居一品,历经四朝。从此,朝廷上下官员皆饮此酒,行唐枣酒遂留下“一品当朝”之美名。
  先喝枣木杠,再吹大酒量。枣酒原是枣乡人用土法酿制的小窖烧,酒精度是多在60-70度间,高者可达80度。枣乡人自酿的枣酒很冲,是一种原浆烧酒,盛在塑料桶里。枣酒说白了就是穷人喝的酒,在旧社会是上不了排场,够不着档次的,但枣乡人爱喝它,因为它味冲,辛辣,度数高。喝了可御寒,可活血,对腰腿痛似乎也有一定的缓和作用。据说这种枣酒喝了不上头,打开酒桶的时候会有一股浓郁的枣香味,喝下去会感觉有一条小火蛇从喉咙里一直爬到胃里。能喝的,喝上两碗也算是不错的了。《水浒传》里边说的“武松喝十八碗”的事情,我想是不会在这种枣酒上发生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枣酒尤以西北部山区特产的“枣木杠”为正宗。这里家家户户种枣树,户户家家都酿酒。种植别的作物要靠老天爷,下了雨就有收成,不下雨就会颗粒无收。而枣树是他们唯一旱涝保收的作物了。秋天把枣打下来,分出三六九等,上等枣除送礼外就留着自己吃,二等枣拿到集市上卖,用最下等的枣洗净,蒸熟,淋酒而成。由于枣酒风味独特,价格低廉,多年陈酿更是入口绵软,香味醇厚,人们逢年过节,平时饮用都离不开她,并成为亲朋好友馈赠之佳品。
  千百年来,枣乡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以红枣为原料,创造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传统食品和风味食品,为红枣饮食在璀璨的中华饮食为华中争得一席之地。在红枣饮食文化的“园林”中,枣酒这枝“奇葩”更加芳香、更加醉人。上世纪60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枣酒的酿造逐渐失去了以往的鼎盛,代之是各种外来酒的大量涌入。近几年,酿造枣酒的作坊更是廖若晨星,好多人已经多年品尝不到真正的纯枣陈酿了。庆幸的是,勤劳的枣乡人民对红枣文化引起极大的重视,开始大力发展红枣产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饮一回枣木杠,做一生枣乡人。枣乡即酒乡,最好的枣酒就出在太行山深处。枣乡酿酒,枣乡饮酒,久成风俗,代代传承。我不喜酗酒,但对家乡的“枣木杠”却情有独衷,因为我是太行山走出来的,是看着枣树扬花,挂果,由青到红而长大的。自从住到县城,不时会有山区的亲朋好友送来一些塑料桶散装的“枣木杠”,由于家里没人喝酒,这酒只好用来招待客人了。
  去年过年时,省城的老同学来家做客。酒过三巡后,我拿出这种酒来让他品尝。他用微张的嘴巴,眯缝着眼睛细细品尝“枣木杠”时那种痴迷、那种陶醉的神态,就如同这枣香一样渗透到房间的每个角落,也渗透到每个人的心房。
  
           (2007年4月,发表于《青年文艺》(第一辑) 中国文化出版社)
  • 美文推荐